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自行火炮 今日播报

时间:2023-01-27 17:59:25 来源:哔哩哔哩 分享至:

按行动装置的结构形式,分为履带式、轮式和半履带式;按装甲防护程度,分为全装甲式(封闭式)、半装甲式(半封闭式)和敞开式。由火力系统和底盘组成。火力系统包括火炮、火控系统、供输弹装置、机枪等。炮身上多采用效率较高的炮口制退器,并装有抽气装置;有的利用计算机进行目标信息处理和射击诸元解算;有的装有自动调炮机构和自动或半自动装填机构,并采用自动定位定向和数字通信技术。底盘通常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行动装置、操纵装置、电气设备、通信设备、防护系统等。


【资料图】

早期多采用坦克或装甲车辆底盘,后来多采用专用底盘。自行火炮在一战期间出现。二战时,随着坦克的普遍使用,自行火炮作为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得到迅速发展。这个时期的自行火炮主要是自行反坦克炮,炮塔为固定式,方向射界较小。二战后,各国都重视自行火炮的发展,研制和装备了多种类型的自行火炮,并不断改进性能,使自行火炮能够伴随机械化部队作战。现代自行火炮身管长度可以有52~60倍口径,射速8~12发/分,射程20~70千米,行程400~600千米,已发展成为炮种齐全、口径系列较多、可发射多种炮弹的火炮新族系,能遂行多种火力支援和火力战任务。如美国的M109A6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在20世纪末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火力支援作用。新型非装甲轮式自行火炮发展迅速,如法国“凯撒”155毫米自行榴弹炮,造价低、性能好、方便实施战略和战役机动。德国现装备的PzH2000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则代表了当前履带自行火炮的发展水平。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研制了130毫米轮式自行火炮,80年代以后研制了122毫米自行火炮、152毫米自行榴弹炮等。随着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自行火炮在提高总体性能和可靠性、可维修性的基础上,将实现武器和底盘的通用化、标准化;利用卫星定位定向技术,采用数字化通信、射击指挥自动化、自动操瞄等新技术,提高射击精度和缩短火力反应的时间;增强自主射击能力,成为机械化和数字化的机动火力平台。

榴弹炮

自行榴弹炮是同车辆底盘构成一体、靠自身动力运行的榴弹炮。它越野性能好,进出阵地快,多数有装甲防护,战场作战力强,方便和装甲兵、摩托化步兵协同作战。自行榴弹炮在第一战期间出现。二战时得到迅速发展。二战后,一些国家把它列为发展重点,成为现代炮兵发展的一大方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自行榴弹炮得到稳步发展。随着世界范围内局部战争和地区武装冲突的不断发生,陆军炮兵从未来作战需要出发,减轻武器装备重量,提高战略和战术机动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情况下自行榴弹炮应运而生。

自行榴弹炮分为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和车载式自行榴弹炮。

履带式自行榴弹炮有着鲜明的特点和优越性,但战略机动性较差,对后勤保障要求高,降低了它的使用方便性。在这个大背景下,标新立异、独具特色的轮式自行榴弹炮应运而生,成为火炮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车载式自行榴弹炮是以一种成本较低廉的牵引式榴弹炮与卡车底盘有机结合,通过巧妙设计而成。车载

火箭炮

著名的苏军“喀秋莎”火箭炮,在二战展现了威风,令纳粹军“闻声丧胆”;著名的美军M270自行火箭炮,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共出动了230辆,发射17 000多发火箭弹,像倾泻的“钢雨”,因此,有伊拉克士兵“不怕战斧怕钢雨”说法。

由于多管自行火箭炮的强大地面杀伤威力,各国对自行火箭炮的发展相当重视。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各国装备的自行火箭炮以轮式卡车搭载的为主,履带式的比较少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自行火箭炮一般配置在纵深的后方作为“全职支援武器”,对装甲化的要求不高。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认识到,在常规战争中,自行火箭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才有了新型M270自行火箭炮的“诞生”。

1983年,第一辆M270装备美军。美军称它为“多管自行火箭炮系统”,简称为MLRS。M270自行火箭炮系统由履带式发射车、发射箱及火控系统组成,战斗全重25.2吨,乘员3人。它采用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的底盘,但作了若干改进。后部的发射箱装12枚待发火箭弹,弹径227毫米,所用的弹种主要有M26双用途火箭弹和AT2反坦克雷火箭弹。火箭炮的名堂几乎全在“弹”上。1辆M270发射M26弹时,1次齐射可以打出7726枚子弹,像“天女散花”一样撒布到6个足球场大小的面积上,顿时一片火海。据美国海湾战争的战后报告称,1个M270自行火箭炮排(3辆M270)一次齐射的威力,相当于12个M109自行榴弹炮营(共288门炮)的威力,可见一斑。

到上个世纪90年代,美军装备的M270超过800辆。此外,还有北约及日本、以色列等共10多个国家装备了M270。MLRS的生产总数超过1 000辆。

M270的改进型中,最重要的是M270-6型。它既可以发射火箭弹,又能发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威力大增。陆军战术导弹系统是一种近程地对地导弹,直径610毫米,发射重量1 672公斤,射程约150公里。和M270原来的弹药相比,它简直成了“巨无霸”级的弹药了。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M270共发射35发ATACMS弹,初露锋芒。

在履带式自行火箭炮中,比较有名的还有:以色列的LAR160毫米自行火箭炮、日本的75式130毫米自行火箭炮和中国的70式130毫米自行火箭炮等。其中,日本的75式自行火箭炮有地面风测量车配合作战,也算一绝。

自行火箭炮的缺点是,防护力较差,发射时容易暴露自身。所以,只有在战场上取得制空权、制电子权后,才能发挥它的强大威力。

迫击炮

迫击炮,本来是步兵支援武器。近几十年来,由于中口径、大口径迫击炮的发展,它已经可以起到部分榴弹炮的功能。加上迫击炮结构简单,携行方便,中小口径的迫击炮发展极为迅速。不过,中口径迫击炮的机动已不能靠肩背人扛,需要牵引或车载。于是,一批车载式的中口径自行迫击炮应运而生。也许是自行迫击炮的结构相对较简单,造价较低廉,这些年来,各国研制的自行迫击炮不下10余种,掀起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里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自行迫击炮,以口径120毫米的为主流。从结构类型上看,有履带式的、轮式的,有炮塔式的、后开式的,有单管的、双管的等,呈现出蓬蓬勃勃的发展势头。这里仅介绍几种新研制的自行迫击炮。

瑞典AMOS 120毫米双管自行迫击炮 AMOS是“先进迫击炮系统”的英文字母缩写。它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履带式的,一个是轮式的。两种AMOS都是由瑞典赫格隆公司和芬兰帕特里亚·万马斯公司合作研制的。履带式的,采用瑞典CV90步兵战车的底盘;轮式的,采用芬兰XA-203 6×6轮式装甲车的底盘。虽然底盘不同,但上半部分相同,包括炮塔、双管120毫米迫击炮和后装式车内装弹。这两种自行迫击炮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双管120毫米迫击炮,能在15秒内发射6发弹,最大射程可达10公里,火力相当强大。

日本96式120毫米自行迫击炮 日本军方比较重视自行迫击炮的发展,早在1960年就定型了60式81/107毫米自行迫击炮。20世纪70年代,又研制出75式107毫米自行迫击炮。1996年定型的96式120毫米自行迫击炮,采用的是著名的法国MO120RT61式120毫米迫击炮。这是一种线膛式迫击炮,采用尾部装弹方式,弹丸靠旋转稳定。而一般的中小口径迫击炮多为滑膛式,有翼稳定弹,炮弹从炮口装填。发射迫击炮弹时的最大射程为8.1公里,发射火箭增程弹时的最大射程达13公里,最大射速为15~20发/分。装甲防护性较好。

96式120毫米自行迫击炮战斗全重为23.5吨,乘员5人,迫击炮装在车体后部,向后射击。行军状态下,似乎不能将迫击炮平放到车内。也就是说,行军状态下,车体后部是敞开的,这是一大缺点。此外,底盘太重,采购价格较高,也是它的缺点。

俄罗斯2S31 120毫米自行迫榴炮 俄罗斯军方相当重视自行迫击炮的发展,几十年来,先后研制出2S4、2S9、2S23和2S31等多种型号、不同口径的自行迫击炮,令人瞩目。

2S31“维纳”120毫米自行迫榴炮于1997年问世。它采用BMP-3战车的底盘,全封闭式炮塔。值得注意的是,它的炮管很长,被称为迫榴炮,从而可以完成迫击炮和榴弹炮的双重功用。迫击炮和榴弹炮的融合,可能代表着身管武器发展的一个新的动向。

土耳其120毫米全自动迫击炮 将MKE120毫米迫击炮装到M113装甲输送车上,便制成了这种新型120毫米全自动迫击炮。它的“亮点”是火控系统较先进。当弹道计算机在接收到各传感器输入的数据后,迅速计算出射击诸元,自动驱动迫击炮以100密位/秒的速度转动,迅速瞄准目标并射击。计算机可以存储999个目标数据的信息,并可用笔记本电脑随时更新数据。

Copyright ©  2015-2022 欧洲财富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