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英国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于当地时间25日发表政策演讲,演讲中他向保守党对华鹰派提出,英国必须与中国接触,而不是在“新冷战”中孤立中国,并呼吁与中国建立“稳健和建设性的”新双边关系。
英国外交大臣的办公室提前透露的演讲稿显示,克莱弗利在演讲中称,“对我来说,宣布一场‘新冷战’,并称我们的目标是孤立中国,这将是畅通无阻且容易的——甚至可能令人满意。畅通无阻、容易、令人满意,但也是错误的。因为这将是对我们国家利益的背叛,是对现代世界的蓄意误解”。
在某种程度上,这应该算是对英国过去一段时间涉华激进路线的一种纠偏,也是想重回英国的平衡外交传统。据称,克莱弗利还将制定一个英国版的“对华三分法”,即在重要领域“限制中国”;加强与“印太”盟友的关系;与中国直接接触以促进稳定关系。有分析认为,在英国政界对华敌意浓厚的氛围下,前两者更多是出于“政治正确”,以避免政敌的攻击,而第三点,也就是加强对华接触,才是克莱弗利最想表达的。
尽管伦敦的对华态度还远谈不上转向——克莱弗利的论述中依然不乏充满冷战思维的陈词滥调,但他也无意中点破了英国扭曲的极不健康的政治现实:“新冷战”令一些英国人满意,而对华合作受到批判。这些年正是这股逆流推着中英关系走入歧途,走到现在的困难境地。英国首相经历了走马灯式的轮替,在对华态度上却进行了好几轮强硬加码,对中英关系造成严重伤害。
苏纳克政府上台后,似乎有意对此踩一脚刹车,这个意愿也体现在克莱弗利的演讲中。苏纳克的新综合外交和国防政策将中国称为“划时代的挑战”,而不是前任特拉斯定位的“威胁”,这也算是一种理性回调,虽然比较有限。
坦率地讲,“脱欧”之后的英国在追随美国并配合其全球战略方面走得过头了,都让人快忘了它是一个有着独立主权和独立国家利益的国家,这没有给它带来期望中的影响力和大国地位,反而是竞争力的不断消耗和缩水。一个典型例子是,在伦敦金融城最新发布的年度报告中,伦敦首次失去了全球顶级金融中心的唯一领先地位,与纽约并列第一,这也是伦敦历史上第一次没有在榜单上独占鳌头。紧抱美国大腿,失去的却是更广阔的天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英国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这一点。
相对而言,欧洲大陆国家在华盛顿的地缘政治战略中陷得没有英国深,而且调整得也比英国早。今年以来,中欧各领域高层交往迅速重启,这些互动中唯独没有英国,对英国多少是一个刺激,它显然希望能够尽快恢复跟中国的高层交流。克莱弗利透露,他将寻求在今年对中国进行访问。欧洲大陆国家正思考、探索如何在中美之间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和平衡,相信这对英国也形成了正面触动。
应当说,克莱弗利所阐述的对华观点,根本算不上什么“对华友好”,充其量只能说是回归到了相对正常一点的外交轨道——在和平年代,与哪个国家发展关系不需要“建设性”呢?又有谁会喜欢充满戾气、动辄就要搞霸凌的交往方式呢?然而就是这样的正常逻辑,在英国要公开说出来都得小心翼翼、来回找补,还要承受来自议会反华议员的巨大压力,这也再次暴露出英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和混乱度,显然不利于中英关系往前发展。
中英及中欧之间这种不舒适的磨合阶段看来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我们欢迎克莱弗利演讲中的积极表态,至少从中看到了中英关系转圜的一丝可能性,但对其将在多大程度上落实到对华政策上持观望态度。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克莱弗利及其他欧洲政客一个隐患,即他们必须严格践行一中原则,决不要介入、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它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环球时报社评)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欧洲财富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