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通股份(600330)(600330)获取消息显示,公司全资子公司天通凯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通凯巨)铌酸锂大尺寸晶片正式量产,光通信领域关键原材料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突破“卡脖子”技术或是天通股份坚持以技术创新提升综合实力的必然结果,作为电子信息材料行业的头部企业,天通股份始终注重技术创新研发,不断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打破国外垄断,筑高自身发展护城河,引领行业高品质发展。
据天通股份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已掌握了大尺寸铌酸锂晶片制备的关键核心技术,目前,天通凯巨拥有大尺寸钽酸锂和铌酸锂两种晶体材料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突破了“卡脖子”技术,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其中,“声表面波级钽酸锂晶片”还被认定为2022年度国内首批次新材料。
(资料图)
资料显示,铌酸锂晶体是一种集压电、电光、非线性光学等效应于一体的晶体,加上耐高温、抗腐蚀等优点,也被称为光电子时代的“光学硅”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滤波器、电光器件、全息存储、光量子通信等方面。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虚拟现实等技术发展下,信息传输需求越来越高,同时带动更大带宽的光调制芯片及器件的需求不断攀升,而基于薄膜铌酸锂材料的技术在光通信产品上具有非常明显的性能优势。
据悉,天通股份目前已建立可年产420万片大尺寸钽酸锂、铌酸锂晶片的重大产业项目基地,为企业快速抢占产业链的上游重要位置。天通股份上述负责人表示,希望借助徐州基地的扩产,铌酸锂晶体材料产业能够从国内走向国际,成功打入主流市场。
近年来,随着下游行业快速发展,铌酸锂晶体市场空间不断扩大,然而从材料属性来看,铌酸锂晶体材料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其对制备工艺和条件要求较高,超9成以上的大尺寸铌酸锂晶片被国外厂商垄断,国产率低于5%,国产化缺口明显。而在此背景下,天通股份凭借多年来在蓝宝石与单晶硅领域积累的深厚的技术,通过自主创新率先实现铌酸锂大尺寸晶片量产,打破了国际企业垄断,实现技术自主可控。
上述分析人士认为,天通股份有望充分受益于国产替代需求所带来的发展机遇,随着公司扩产计划逐步落地,其压电材料业务将进入迅速成长期,预计产能释放将直接带动营业收入快速增长。
一直以来,天通股份坚持产品创新,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截至2022年底,公司拥有586件电子材料及装备核心知识产权,涵盖主要产品和生产环节,做到了技术自主可控。公司在蓝宝石晶体生长、蓝宝石产品加工及相关工艺技术创新、设备的自主研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成功研发并量产6英寸钽酸锂(LT)和铌酸锂(LN)晶体和黑化抛光晶片产品。
辛勤耕耘必有收获,多年来的研发投入及技术优势夯实了公司领先的行业地位并支撑着公司收入规模的持续增长,据财报显示,公司2022年营收及净利润均再创历史新高,同时技术的不断突破也使公司频获赞誉。
公开信息显示,公司“声表面波级钽酸锂晶片”被成功认定为2022年度国内首批次新材料,是浙江省数字经济领域和国家通信产业急需重点攻关的一种电子专用材料,也是公司压电晶体材料入选工信部移动终端用射频滤波器“一条龙”应用示范后的又一标志性成果。公司作为共同完成单位参与的“声表面波材料与器件技术及产业化”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天通股份育晶工艺又取得新成果,其子公司天通银厦自主开发的720kg级A向蓝宝石晶体成功产出,是继400kg级A向晶体稳定量产后的又一大新突破。该晶体可加工若干650*500mm的大尺寸晶片,有效填补了大尺寸窗口材料领域应用的空白,同时为高端显示Mini/Micro-LED领域应用所需的晶圆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欧洲财富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