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环球今热点:上海: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研土壤 升级产业体系实现创新驱动

时间:2023-05-17 10:55:49 来源:上海教育电视台 分享至:

一座超大城市,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结构转型的双重挑战,上海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研土壤,升级产业体系实现创新驱动,以科创为源动力激发城市新动能。

在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严大鹏,正带领团队研究“HIV蛋白抑制抗病毒免疫及其介导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如果是五六年前,他还没有开展这一前沿项目的底气。

试点基础研究特区 赋予科研自主权 鼓励勇闯“无人区”


【资料图】

2021年,上海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在体制机制上为科研人员松绑,鼓励他们勇闯“无人区”。严大鹏正是首批入选者之一,包括他在内,复旦大学基础研究特区计划实施第一年,17个入选项目负责人的平均年龄仅37岁。

如何让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心无旁骛?上海鼓励试点单位大胆探索合适的科研管理和成果评价制度,自由选题、自行选人、自主使用经费。

目前,基础研究特区试点已经拓展至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以5年一个周期,上海每年向每家“特区”投入1000万至2000万元,已立项单个项目专项经费在100万至1000万元不等。

厚植科研土壤,从0到1的原始创新才能静待花开,赋能高质量发展。

目前,上海布局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17个,数量约占全国的1/4;在学科布局方面,15所高校的64个学科纳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范围。

与之相对应的,是重大原创成果加快涌现。2022年上海科学家在《科学》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量达到120篇,全国占比上升至28.8%。

构建“3+6”新型产业体系 创新驱动引领加快升级

抓取、拼装、焊接,在位于临港新片区的特斯拉超级工厂一期焊装车间,一派忙碌景象。

在这座数字化、智能化的超级工厂,从原材料运输、零部件生产,再到检测等过程,自动化率超过95%,下线一台整车只要不到45秒。2022年,特斯拉产量达72.2万辆,同比增长49.7%。特斯拉的发展壮大,也是上海以科创引领产业升级,加快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的缩影。

根据规划,到2025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达到120万辆,产值突破3500亿元。今年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开始施行,未来汽车已在路上。

包括汽车产业之内,新型产业体系正在加快构建。上海已经初步形成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高端装备等六大重点产业集群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迈上4万亿元台阶。

布局新赛道和未来产业 “弯道超车”激发城市新动能

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升级的同时,上海也在布局新赛道和未来产业。

在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数字孪生技术,研发航天无损检测云平台。依托这一平台,机器人如臂指使,让工业元宇宙变为现实。

通过数字化转型,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累计完成大型数字化检测系统与云平台交付15台套,实现收入超7000万元。

围绕元宇宙、数字经济等四大新赛道,未来健康、未来智能等五大未来产业,上海正在加速布局。2022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经提高到43%。而到2025年,数字经济等4个新赛道产业总规模预计将突破4.5万亿元。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新征程上,上海也将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欧洲财富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