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被誉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却是一个不靠海的内陆省份。然而,有个昆明的小伙子,却在云南研究珊瑚、痴迷于珊瑚。他,就是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罗杰。
从小丑鱼跨界到珊瑚
【资料图】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采访罗杰,是在一个风雨欲来的下午。来到他的工作室,记者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珊瑚,有像水草一样摇曳的软珊瑚,也有像石头一样的硬珊瑚。
罗杰说,玻璃缸中的水流平稳,珊瑚像手掌一样开合运动不是由水流造成,而是珊瑚自己在动。他指着一个绿色的软珊瑚说:“这是一种水螅形态的珊瑚,没有钙质的骨骼。旁边像枝杈一样的是硬珊瑚,它上面攀附着一些像绒毛的生物,是珊瑚虫。旁边这种是大水螅体的珊瑚,可以看到它的圆盘正中央有一个凸出的点,看上去像肚脐,实际上却是它的口器。当它捕捉到食物后,它的触须就会把食物送到口器里,最后,消化后的残渣又会重新从口器中吐出来。”
罗杰表示,以前最多的时候养了200多种珊瑚,现在大概有20-30种,之后还会重新扩大珊瑚数量。
这时,记者的视线被珊瑚丛中五颜六色的小丑鱼吸引了。小丑鱼和珊瑚礁的组合俨然构成了一幅分外和谐的画面。
当谈到为什么会选择珊瑚作为研究对象时,他扶了扶眼镜娓娓道来。2011年,他在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攻读硕士时,选择了小丑鱼作为研究对象。在了解小丑鱼生活习性的过程中,逐渐接触到了珊瑚礁。他发现关于珊瑚可以开展很多课题。也就是从那时起,罗杰的研究方向转向了珊瑚礁。
他们“种”活了几千株珊瑚
刚开始研究珊瑚礁时,罗杰最先需要解决的难题是海水从哪来。由于珊瑚必须生活在海水中,云南又不靠海,比起沿海地区的研究人员,他们便多了一道工序——人工调配海水。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如果在海里开展试验,海洋环境是没办法控制的,而人工环境下却能做更多可控的实验。人工调配海水,对他们之后的研究反而提供了一些便利。
记者:“珊瑚一般是禁止采集的,您的这些珊瑚是从哪里来的呢?”
罗杰:“珊瑚虽然是一个受保护的物种,但国际上有一些国家是允许合法出口的。我们办理了手续,通过正规的途径,从印尼、澳洲等地引进了一些珊瑚,然后开展研究。”
记者:“做珊瑚研究,是不是要经常下海?”
罗杰:“对。珊瑚礁研究工作是一定要下海的,所以我们团队的人都需要学会潜水。3年前,我们每年都会去水下采样、调查、监测。”
记者:“一般去哪些地方呢?”
罗杰:“以前主要是去印尼,有时会去泰国。这三年就基本没有出去了。今年准备去印尼开展工作,华电集团在巴厘岛海边承建了一个电厂,我们跟华电集团合作,共同开展保护珊瑚礁的工作。”
通过在实验室模拟不同的海洋环境,科研人员可以详细了解珊瑚的习性,并依此将人工筛选过的珊瑚,精准“种”到合适的修复海域。经过几年的反复试验,罗杰和他的团队已在太平洋海域,“种”活了几千株珊瑚。
珊瑚礁是海洋中的“热带雨林”
采访中,记者好奇地问道:“珊瑚大概有多少种呢?”
“已知的珊瑚,包括软珊瑚、硬珊瑚,有数千种了。”罗杰说,“人们对海洋的了解其实还不是非常深,仍在不断调查中,所以珊瑚的种类应该还会继续增加。”罗杰介绍,珊瑚会频繁地进行杂交,就有可能产生新种,像印尼的一些小岛就会有特有种珊瑚出现。
当问及珊瑚礁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时,他表示:“珊瑚礁是海洋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一个生态系统,所以我们经常把它比作海洋中的‘热带雨林’。”
珊瑚礁跟海洋中大部分的动物,或者说大部分的生物,都息息相关。珊瑚礁为海洋中的许多生物营造了栖息环境,还与海洋中的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时,珊瑚礁与大气中的含氧量维持,包括近几年提出的“双碳”目标的达成也有密切关系。所以,珊瑚礁才会被称为海洋当中的“热带雨林”。
“保护珊瑚礁很重要!”罗杰强调,海洋占了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中的珊瑚礁又对整个海洋稳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珊瑚礁一旦被破坏,那么海洋环境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海洋环境一旦崩溃,地球的环境自然也会面临巨大的问题,最终威胁到人类生存。
目前,海洋中的珊瑚仍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趁着珊瑚还没有灭绝,在人工环境下繁殖、研究珊瑚,它们就承载着新的希望,可以去恢复海洋中的珊瑚礁。”罗杰说。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实习生 夏瑶 文 高伟 实习生 陈希 摄
一审 杨茜 李久红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罗秋旭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曹婕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欧洲财富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