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90后“断亲潮”越发凶猛的背后,是中式传统家庭模式的“崩塌”-全球简讯

时间:2023-06-15 09:34:55 来源:个人图书馆-阿布的书柜 分享至:

家庭是组成社会群体的最小单位,每个人最先接触的集体都是家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家庭成员也是每个人的社交群体。在社会学和人类学当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就是家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者对于社会研究的不断深入,

他们发现在全世界范围内,所谓的家庭实际上都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种是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无法斩断的血缘关系,

或者说是子嗣关系,这样的关系通常是父子、祖辈等等。

第二种是以亲缘关系维系的家庭,这类家庭成员之间不存在血缘关系,

但是存在婚姻关系,情感关系。通常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自己与伴侣之间的关系。

社会的稳定得益于以上两种家庭关系有序的发展和维系。

在原本那个信息交流不够发达的时代,人们对于父母的态度是绝对的尊重。

对于父母的意见也是绝对的服从,毕竟在家靠父母,

在外靠朋友一直是大多数中国人的行事准则。

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人们的思想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如今亲缘关系在越来越多人的心目当中越来越淡,亲戚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浅。

在这种发展趋势之下,个体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也会逐渐发生变化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实际上是肯定的。

因为在如今的社会当中,许多年轻人已经出现了断亲的趋势。

一、90后断亲潮越发凶猛的背后,是中国传统家庭模式的崩塌

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依赖和维系自己与亲人之间的关系,

甚至有人想要极力地将自己从这样的关系当中分离出来,现代年轻人往往追求自由的生活,

不愿意被任何因素所困扰和束缚,家庭当然也不能成为束缚他们的因素。

而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际上是现代年轻人对于中国传统家庭模式的反对。

虽然断亲这个词听起来十分冷血,

但实际上,这背后所隐藏的真正的真相远比这个词要更加的残忍,

亲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淡,越来越疏远,

甚至会出现相互算计和伤害的情况,在如今的社会当中,这些事情并不罕见,

人们已经不会因为这些事情而大惊小怪了。

虽然针对这一情况并没有针对性的数据统计,但是在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

我们都能够体会得到,尤其是在90后群体当中,

这种现象表现的越发明显,断亲潮越发凶猛。

心理学家认为,90后的生存环境实际上较为特殊,因为正值国家颁布独生子女政策,

大多数90后都是独生子,每家每户就只有一个孩子。

因此,他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很难能够体会到浓郁的家庭氛围,父母工作繁忙。

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又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他们对于亲情的羁绊自然没有太深刻的印象。

除此之外,90后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正在努力地追寻自由,努力地追寻独立,

即使遇到了问题或是困难,也不会第一时间向父母或是亲人求助,

他们更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或许现代年轻人选择断亲,早在童年时期就已经注定了,

这与他们的成长环境以及所受到的教育模式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另外,断亲潮还在逐渐地延伸,甚至许多年轻人被冠以忘恩负义的骂名,

但是人们不了解的是,现在这种局面实际上是20年前就已经注定的。

二、 代际冲突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无论是在物质生活方面还是在思想从这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但是代际冲突却从来没有真正的消失过,它始终存在与父母与孩子当中。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曾经指出,

年轻人以及父母之间似乎永远存在着一条看不见摸不到的深沟,而他们总是在两岸相互对望。

而这条深沟究竟是在不断增长还是在不断缩小却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因为事在人为,个体的决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变化。

在中国传统家庭当中,父母总是喜欢以自己的长辈身份强压年轻人,

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在孩子身上,甚至逼迫孩子去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

但是我们从来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那么这样的教育方式和亲子关系又怎么称得上是健康或是正常呢?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欧洲财富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